顯示具有 Wedding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Wedding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1年4月12日

[Wedding] 修成正果

準備了好幾個月,終於到了婚禮這天。這系列陸陸續續寫了半年,也走到了完結篇。藉著準備網誌照片的機會,把幾千張的照片都好好看了幾次。幸好有這些照片,現在才能慢慢回味婚禮當天在兵慌馬亂之中來不及體會的點點滴滴。還是再次感謝大家的幫忙,有了你們,讓我們有個圓滿的婚禮以及滿滿的回憶。


Wedding — Ceremony and Reception

被两地分隔拉长了的准备工作,终于在10月02号这天进入最后的阶段。早上大家都起了个大早,很幸福地吃过 Marion 和 Lynn 准备好的早餐后,就散布到室外室内的场地去忙碌了:绑花球的,翻译讲稿的,做头发的。。。。。。

下午两点,化妆师语乔到达后,新娘就从场地布置的前线退到了后方营地,乖乖就范,任其摆布。然后,随着伴娘、coordinator、花童军团及军团跟班们的到达,女生这边的营地就热闹(大乱)了起来。

.

花童们自己打扮美美后,偷偷到对方营地去打探(偷窥?)。新娘其实也很想去偷窥难得穿上西装帅帅的新郎,碍于不能被新郎看到婚纱的习俗,乖乖地呆在了自己的营地。

.

本来在女方营地当狗仔队的 Michael,此时也被扔回到了自己的营地,梳妆打扮自己和新郎去了。

.

新郎化好妆后,去和主持仪式的 Lynn 讨论细节。手中这本书壳还是妈和姐头天做好的。

.

两个小时飞一般地过去。3:50 的时候,Glenn(小喇叭)和 John(吉他)开始演奏  “Besame mucho” 和  “La vie en rose (小喇叭版本)”。我躲在树后面,听着 John 醇厚的声音,看着湖边的白纱飘飘,心里乐翻了,觉得自己的婚礼超浪漫的。

.

首先出场的是爸妈。看他们满面春风便知,他们悬在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放下来了。远在大洋彼岸的新娘爸妈也是一样(新娘妈妈说:以后没时间不打电话回家也可以,有 Ross 在,我们就放心了)。接下来出场的是 Best man 和 Matron of Honor。Best Man 小冯从加州携怀孕的老婆 Erin 来(宝宝一月的时候刚生),他们结婚的时候,Ross 也是 Best Man。Matron of Honor 铠同就更不得了了,从遥远的中国来参加她二十多年(我们都老啦)好友的婚礼。第二对伴郎伴娘是 Michael 和 玉加(boss)。Michael 是 Ross 这边认识的朋友,常常一起 party。Boss 和老公小朱是我们在德州认识的朋友,也是6年多了。能把我们的朋友都聚到一起,是这次婚礼最大的意义之一。

.

虽然新娘爸妈不在,幸运的新娘也还是被照顾得好好的:美国爸爸主持仪式,美国妈妈带新娘出场。可惜我那5厘米的高跟,每一步都陷在沙里,再加上走出来前 Marion 说,要是滑倒,我们俩就完了。走的时候,我们几乎没有一起抬头的时候。毕竟,我要是滑倒了,不过是场有搞笑花絮的婚礼,Marion 要是滑倒了,就是大麻烦。所以事后挑照片,也就能挑到这张算是最好。

.

我们的美国爸爸 Lynn 给他们的国际“小孩”们主持婚礼似乎已经成了他们这个国际家庭的传统。不知道这是他们主持的第几场国际“小孩”的婚礼了。极有文笔的 Lynn 给整个仪式写了非常优美的字句,在他读这些美丽字句的时候,我们握着手深情凝视到眼睛发酸,也感动到观众席里的人掉眼泪。本来以为自己说 vow 的时候会哭,结果大概因为新郎太帅,只哽噎了一下,剩下的时间就忙着为终于嫁到如意郎君而偷着乐儿了。估计,本来要哭的新郎也是看着美美的新娘忙着乐儿了。

.

从人群离开,短暂的二人空间里,才有时间体会这牵手的幸福。

.

接下来的 reception 混合中式和美式婚礼的传统。在中式婚礼里,双方父母都要给新人一些对婚姻生活的建议。新郎的爸爸给了我们有“严重”歧义时可以使用的三个锦囊(家传的,就不外传了),估计以后都不会用到。新娘的爸妈也托伴娘从遥远的另一半球带来了祝福。向来把我们当成自己小孩的 Marion 和 Lynn 最后也哽噎着祝福了我们很久。这个开始前像办家家的婚礼,这时候就真正的严肃起来。

.

不过等家长们讲完话,就是 party 时间了。我们家新郎在 Klezmer Katz 乐队吹口琴,于是啦,近水楼台。第一排右起向左:钢琴—Ellen,长笛—Mary, 萨克斯风—Johanna,黑管—Jeff;第二排右向左:低音提琴--Jackie,小喇叭--Tom(黑衣服,躲在 Mary 后面),小喇叭—Glenn,杜布罗吉他—Lisa;最后一排:鼓—Ryan,上低音号—David (最后角落里)。不会跳舞又没时间去抱佛脚的新郎新娘,硬着头皮跳了一支华尔兹 Expectation Waltz。然后大家(包括爸爸和 Ross 老板哦)一哄而上,一起跳了支越弹越快的 Hava Nagila,新娘刚开始还跳得很 high,后来5厘米高跟招架不住,败下阵来。

.

新郎的音乐细胞是遗传的。有机会的时候,总要一家在一起唱歌(还自己录音),这种重要时刻当然也要。一首“爱的真谛”,一首“回忆”让新娘(这家里唯一没有音乐细胞的)在台下受宠若惊地听得很高兴。

.

新郎自己都颇为得意的口琴,也要出来亮一亮,毕竟很多朋友都还没听过。在本地的,以后要听,也可以每月第二个周三晚上到甘城 Satchel’s Pizza 去。

.

虽然台上音乐动人,台下观众动容,活蹦乱跳了一天的花童还是招架不住(撒花瓣是很累人的),面条还没喂进嘴,就睡着了。

.

接下来是切蛋糕时间。中间这美蛋糕是在当地的蛋糕店 Ms. Debbie’s Sugar Art 订的,价钱算合理,麻烦 Kate + Kun-ze 夫妇当天运到。蛋糕美是美,却不是亚洲人的口味。我们爱吃的是旁边那两个让小朱和 boss 下飞机后从奥兰多的圣宝蛋糕店运来的。切蛋糕,互相喂蛋糕(新娘没放过这个在新郎鼻子上抹奶油的机会),喝交杯酒。上面这层蛋糕,按美国的风俗,现在在我家冰箱的冷冻室里面占空间,结婚周年的时候再吃。

.

抛花束(给女生)和 garter(给男生),也是美国婚礼习俗。可惜我们认识的人里面,单身的太少,是单身的似乎也没那么急着要婚,所以电视电影里那种伴娘们抢破头的场景是没有的,倒是让我们这小花童给接到了。男生那边就更惨不忍睹了,手都在裤兜里呢,接到 garter 的,也是小朋友。

.

排好的节目都结束后,摄影师又把我们弄到外面,借着黄昏的光拍些不一样的照片。新郎报蛋糕奶油的仇,趁我拍的时候,拿我当背景玩。

.

辛苦很久准备的婚礼终于热热闹闹的结束了。我虽然嘴上叨叨闲婚礼麻烦,却是比谁都享受这个准备的过程,还有可以和很多朋友重聚的机会。谢谢大家帮忙捧场,这个婚礼才那么圆满,也才有了它该有的意义。

近三年的长距离恋爱也终于修成正果。终于可以结束劳民伤财的往返飞行。

“I do”,what’s next? Happily ever after 待续。。。。。。

elf
2011 年4 月 11日
Home, GNV, FL

相關閱讀:
[Wedding] 婚禮準備 1 ─ 場地和外燴
[Wedding] 婚禮準備 2 ─ 邀請卡
[Wedding] 婚禮準備 3 ─ 架子
[Wedding] 婚禮準備 4 ─ 裝飾
[Wedding] 婚禮準備 5 ─ 簽到桌
[Wedding] 婚禮準備 6 ─ 花和細節


2011年1月1日

[Wedding] 婚禮準備 6 ─ 花和細節

花當然是婚禮不能少的元素。不過說真的,花還不是最麻煩的,請看…


Wedding preparation 6—flowers & details

在美国办婚礼是件很贵的事情,除了人工很贵以外,和婚礼沾边的东西价格都要翻倍(要准备婚礼的,先看个 video 暖暖身;准新郎们,或是婚礼费用的荷包们,做好心理准备咯)。

.

婚礼要用的花让我们颇为头疼。除了考虑价钱以外,这是和中国文化冲突最大的地方。中国的婚礼是大红,大金;美国的婚礼,除了一定有中国婚礼绝不会有的白色以外,你想挑什么颜色都可以。我老妈收到那深咖啡色的请帖后,专门从国内射了个电话来,说请帖黑不拉叽的,问我们能不能换个颜色。呃。。。老妈,请帖都寄出去了。而且你住得最远,你要是都收到了,大家就都已经看过了。老妈只好罢休。

可想而知,我们选的花如何强烈地冲击了爸妈们的传统。。。。。。不过冲击归冲击,向来对我们都很放手的父母们,最终还是任了我们去,也大概因为爸说“花就是花,有什么意义,都是人给的”。

最早还想要当天去路边摘野花的,后来怕临时找不到,扫了兴。最后是在 Sam's Club 的网站订的,比花店或是超市买便宜多了。我们最爱白色雏菊,简单不加任何修饰地美,后来因为长辈介意,又再订了淡绿色的绣球花来配。

.

果酱罐子绑上绳子,插上花,往椅子靠背上一挂,就是我们典礼的装饰了。

.

仪式完成后,把果酱罐子拿进来,又成了 reception 桌上的装饰。左上图桌上两对小人,和一对猫,还有左下图的放蛋糕旁边的小人,都是我姐在国内买了让伴娘带来的。这类东西有机会的话,千万在国内买,便宜非常多。我在 Etsy 上看中的放蛋糕顶的小人,要100多刀一对,简直就是抢人(老头应该要庆幸我不是video里面那类新娘)。

.

这简单的白色雏菊,也是我们餐桌上 center piece 的一部分。Center piece 的风格事前和 catering 的人沟通过,但他们是就地取材,所以最后的成品,我们也是当天典礼后走进餐厅才看到。向来喜欢有惊喜,这个惊喜可不算小。

.

场地的布置只用掉大概1/5的花。大部分其实是用在了新娘和伴娘的花束上。

温暖的下午,搬两个凳子到后院,我和好友,再加越帮越忙的苹果和樱桃各一只,随性地捣腾几下,就把三个花束搞定了。上一次和朋友一起做什么东西,大概已是十几年前的事了。说笑间,让我想起了小学时候一起在我家阳台对着月亮写作文的日子。换个国度,换个时间,我们还是坐在一起,谈笑着做手上的活儿,谁说岁月无痕?

.

希望这阳光下纯净的美也让妈妈们忍不住惊叹。

.

淡绿色的绣球花,也成了妈妈们戴的小花束 (corsage) 的主要部分。因为绣球花没水撑不了很久,老头又和假花有仇,我只好在忙得天昏地暗的婚礼当天颤着手(太紧张,肾上腺素过高)地做妈妈们戴的 corsage。淡绿的花,配上蒼鴞 (Barn Owl) 的飞羽,暗喻我这朵鲜花插在了老头这只猫头鹰身上?

男生们的襟花 (boutonniere) 也是同样的鸟羽系列。伴郎的(右)由斯溫氏鵟 (Swainson’s Hawk) 尾羽, 長嘴杓鷸 (Long-billed Curlew) 飞羽和现场摘的植物(老头很郁闷他认不出来是什么)做成;爸爸们的(左)包含沙丘鶴 (Sandhill Crane) 覆羽, 蒼鴞 (Barn Owl) 飞羽, 和一片假的叶子(这是老头唯一恩准的假植物,因为做的那天我已经因为想不出点子抓狂了);新郎的(中)自然要最特别:除了蒼鴞 (Barn Owl) 及美洲夜鷹 (Common Nighthawk) 飞羽,環頸雉 (Ring-necked Pheasant) 尾羽外,还有橡树的果实(就是我们签到桌旁那棵橡树上摘的)。新鲜的材料固然最好,可是却没有办法保留长久。不过,既然是自然主题,就依循自然吧。

.

后来听老头说很多人都对他的 boutonniere 赞不绝口,让我偷着乐儿了很久,也不枉我当天颤着手地做了。(P.S. 羽毛乃老头当年户外调查遍野的鸟羽)。

.

我们的戒指枕头和新郎的 boutonniere 一个风格,只是加上了白色的花和缎带后温柔很多。捧著枕头的小苹果,戴上她自己做的星星发箍,漂亮得新娘都要甘拜下风。

.

花童们的花篮好不好看其实不重要,大概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小樱桃和黑糖那认真的表情上了吧。

.

美国的婚礼习俗里,新娘的身上一定要有四个 something: something new, something old, something borrowed and something blue. 我的 garter 是姐姐亲手用细细钩针钩出来的,再配上在 Jo Ann 买的纽扣,便是我的 something blue 。绿色的耳钉是跟美国妈妈借的,绿色的项链是跟好友借的,这两样就是我的 something old 和 something borrowed。Something new 是在 Etsy 上买的发箍(借我们家 Hulu 做背景,呵呵)。

可怜的新郎没什么首饰可挑,只能在袖口上的这对 cufflinks 上面变点儿花样。这对用表芯 (movement) 做的 cufflinks 极为精致,一看到就决定要送给新郎做礼物。

等这些小小细节都搞定后,婚礼的准备工作就算是完成了。接下来的,全看老天给不给面子。如果当天下雨,我们那沙滩上的白纱飘飘就得泡汤。不过,单我这准新娘的面子可能不够大,再加上全家老老少少的,就该够了,一家的辛苦应该不会白费。

elf
2011 年01 月 01日
Home, GNV, FL

相關閱讀:
[Wedding] 婚禮準備 1 ─ 場地和外燴
[Wedding] 婚禮準備 2 ─ 邀請卡
[Wedding] 婚禮準備 3 ─ 架子
[Wedding] 婚禮準備 4 ─ 裝飾
[Wedding] 婚禮準備 5 ─ 簽到桌
[Wedding] 修成正果


2010年12月13日

[Wedding] 婚禮準備 5 ─ 簽到桌

這個簽到桌集合了眾人的心血,是當天的「亮點」 之一啊。


Wedding preparation 5 — sign-in table

我参加过的中式婚礼都没有所谓签到的桌子,新娘新郎美美帅帅地往门口一站,客人恭贺新人时顺便递上红包,新人谢过转手递给旁边的伴娘伴郎;这整个的过程就算是签到了。和朋友聊天才知道,我的取样太小。台湾的婚礼,专门有人在门口接红包,不但当面打开,还白纸黑字地在记录本写上名字和数目。这对我来说,实在有点 culture shock,像我这般荷包扁,面子薄的人,大概是不敢去参加婚礼了。

好在美式婚礼的签到,没有这样吓人的关卡,最多是为了以后写感谢卡做记录,也为做个纪念。我们的婚礼规模小,大家的地址也都有了,所以签到就纯粹为了留作纪念。听过太多曾经的新娘坦白说婚礼后再也没翻过那用来签到的客人名录,所以传统的签到本子完全不予考虑。接下来的各类点子,都被老头无情地否决掉了。终于达成共识时,我已经有了江郎才尽的悲叹。爱用照片当礼物的老头大概也心里直叹:“白让我送你那么多照片礼物(其实也没多少),居然才想到。。。。。。”

好在我们认识多年,而相机又是老头出游的必带,硬盘一搜,唰唰唰,100多张照片轻而易举(我不是干活的人)。亏得这是老头喜欢的点子,每去 Michaels 必和我臭脸的,居然在没有我的陪驾下,亲临 Michaels 去找加厚照片的纸板。最后还居然被他捡到人家运货用的纸板,一分钱没出。。。。。

.

爱拖的老头在我从德州回去的前两天跟妈妈姐姐撒娇,说准新娘下令,回去之前,用来签名的照片必须全部做好。于是爸被专门派了去带小朋友到公园玩,妈和姐才有空档赶工。老头这一假传圣旨,全家人乱得人仰马翻(除了他),也害得爸那天陪小朋友玩了几个小时不敢回家,生怕妈和姐的活还没干完。

.

婚礼当天,把签到的桌子放在棵大橡树 (Live oak) 下,然后便完全无暇顾及。多亏了帅哥美女组合 Ray 和 Maggie 帮忙,不但把我们的照片美美地展示出来,还一直守在那里,招呼大家选自己喜欢的签名。

.

光看自家这两小只就可以猜到,大家都在这个签到的桌子前玩得挺高兴,选照片,签名,把照片挂起来,再看看别人的签名。。。。。。

.

细心的 Maggie 和 Ray 把挂照片的铁丝折了一个个小小的角,这样照片就不会滑来滑去。婚礼当天我完全没有见到这张桌子,现在看到这些挂在树下的照片,免不了要得意一下自己的这个点子:)[老頭我也是挺得意的,可是累積好多年的做品啊]

.

签到桌上的另外一个亮点,就是这堆给大家做纪念的小礼物 (favor) 了。这种大工程就不是自己来得了的,所以又是 Etsy 上寻来的宝。之前忘了给自己每一样留一个,没料到那么抢手,等客人都送走后才发现猫头鹰那个已经没有了。后来还是老头去甜言蜜语地跟小樱桃换了一个回來。当天帮忙做协调的 Kathy 事后看到别人的照片才说“咦,我在那里转悠了一整天,怎么不知道有这个?”(现在是哪一个都没有了,下回請早

签到桌的布置全靠我们请的 Celebrations Catering, 我们就提供了那三朵红色罂粟花和“Thank you” 横标。

.

摄影师也很有心地帮我们拍了特别的婚戒照片。和摄影师还有外燴的人接触后发现,他们专门做这一行的都能很快地从和你的交流中抓到你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想想我也很擅长这项本领,是不是应该真如葱头提议的,去做职业的婚礼计划好了?再怎么大概也比 postdoc slave 赚得多点儿?

.

考虑到很多朋友都是第一次参加美式婚礼,而且这再次从 Simply Smiley 上偷来的,用图做流程的点子实在让老头舍不得不用,我们还做了两面的 program。不过这个的制作和邀请卡相比,实在简单很多,最多两个晚上就搞定了。

.

再来张照片展示一下签到桌,这个婚礼里面我们最得意的作品。还有一定要提的是,这个将来会夹上大家签名照片的相框,又是老头在没有我陪驾的情况下,亲临那个每次陪我进去都会臭脸的 Pier 1 Imports 买的:)

elf
2010 年12 月 13日
Home, GNV, FL

相關閱讀:
[Wedding] 婚禮準備 1 ─ 場地和外燴
[Wedding] 婚禮準備 2 ─ 邀請卡
[Wedding] 婚禮準備 3 ─ 架子
[Wedding] 婚禮準備 4 ─ 裝飾
[Wedding] 婚禮準備 6 ─ 花和細節
[Wedding] 修成正果


2010年12月9日

[Wedding] 婚禮準備 4 — 裝飾

我和老爸把架子搭好後,剩下就的裝飾手工活就要靠心靈手巧的女士們了。


Wedding preparation 4—decorations

看过无数婚礼的照片后,我们准备自己做一些装饰要的东西,正好妈妈和姐姐都是做手工的能手,来这里渡假的闲暇之余,也可以帮我们两手。装饰的点子网上到处都是,去 The Knot 这样的商业网站就有看不完的照片,只是它非要你注册才让你看大部分照片。Blog 也是个好来源,不过我很懒,没有整理。准备到最后阶段的时候才发现了这个叫 Green Wedding Shoes 的网站,上面的每一个婚礼都超赞,美到每一个细节,而且很有创意。不过我们的腰包太扁,时间太少,最后选定要做的,都是简单又便宜的。不过多亏这些简单的手工,我们的婚礼多了些灵气,也把我从对着不干活的老鼠,或是跑不动的电脑发呆的无奈中解救了出来。

.

我一直相信“细节体现完美”,婚礼更是这样。那一天的忙乱过后,被定格在照片里的,可以几十年后再拿出来欣赏的,除了人像以外,就是这些美丽的细节了。所以餐桌上的星星,餐具旁的标签,都要好好设计。

.

这个包装带折的星星,在我上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很久,很久以前。。。),非常流行。舍不得丢东西的我(糟糕,老头也是这样,我们家以后一定堆满破烂),现在都还有一瓶当年折的星星存在妈妈家里的某个书架上。做法简单,材料也便宜。书桌上随时放几根剪好的包装带,电脑每次跑统计,就拿一根在手里,一分钟不到,程序跑完了,星星也折好了。

.

我就这样一天几个(看我的电脑要慢多少次)地一共做了200个左右,只用了绿,棕,白这三个婚礼的主题色,简单又很可爱。

.

这个标签算是我最喜欢的点子之一,超便宜(Office Max 里 3 刀左右就可以买 100 个),可以有很多变化,要现代,要古典,要朋克都行,随便你怎么发挥,只要不太离谱,成品都不会难看。

.

我很爱各式的印章,平时没舍得下手,这下正好,趁着准备婚礼的风,买了几个,玩得不亦乐乎。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盖,虽然麻烦了点,做出来的东西却不会像批量生产的,全部一模一样。灵感突发,还可以随性发挥几个。

.

盖好章的标签,用 paper chipper 打孔,然后放在窗体上面晾干。100多个啊,鄉亲们,非常有成就感。即使论文难产,也可以有这个暂时安慰一下受损的自信。

.

自己做的装饰里面,最大的工程就是这个 party pompom 了,所以绝不能放过每一个可用的劳动力,包括童工:两家人出去郊游的周末,晚饭后没事做,大家就来帮忙折花吧。

这个 pompom 做起来很简单 (做法还有纸张来源参照 Design Dazzle,记得要选百分百回收再利用的纸),要展开就很麻烦了。薄薄的 10 层 tissue paper, 一不小心就破了。展开后每张纸还要整理一下,要不然,咋一看就是一个废纸球。量也要够多,并且有一点颜色的层次才会好看。

.

婚礼前一晚,远处来的朋友,要住免费湖边小屋的,就得给我当开花的苦力(嘿嘿)。各家的 Ph.D, Ph.D candidate 还有在学校的当老师当领导的,全都成了我的苦力(啊~~~~哈哈)。向来好胜的 Boss,边“唉呀,天下果然没有白吃的午餐”边提议大家比赛开花。聊一晚的天,开花的成果已不小(大概一半左右)。

“好吧,大家回去睡觉,明天早起继续开花”

“啊~~~~~~”(幸好婚礼只有一次,要不然下次一定没人要来)。

唉归唉,我的免费劳动力们还是起了个大早,吃完 Marion 和 Lynn 做的早晨后,乐呵呵地继续开花。看那一个个,笑得跟朵花儿似的。。。

.

光开花还不够,还得帮我把它们都挂起来。这种时候,各位 Ph.D 的脑袋瓜终于派上了用场,各种奇招都使了出来,终于把花挂到站在梯子上都够不到的树枝上。可惜伟大的脑袋瓜们还缺少一点实战经验:挂是挂上去了,要怎么拿下来呢?

.

先管不了那么多,美过这天再来考虑。反正我们最不缺的就是 Ph.D 的脑袋瓜。胜利完成任务(玩够了)后,各位免费劳力拍拍屁股一起吃 pizza 去,再伟大的脑袋也是要 cheese 和面包的。

elf
2010年12月09日
Home, GNV, FL

相關閱讀:
[Wedding] 婚禮準備 1 ─ 場地和外燴
[Wedding] 婚禮準備 2 ─ 邀請卡
[Wedding] 婚禮準備 3 ─ 架子
[Wedding] 婚禮準備 5 ─ 簽到桌
[Wedding] 婚禮準備 6 ─ 花和細節
[Wedding] 修成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