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天的熱氣球是怎麼上天的呢? 這趟氣球節長了不少知識。
熱氣球可不是充飽氣再運來的。事情上,熱氣球不是密封的,也不可能就這樣充著氣一路站著來。
.
氣球是這樣用卡車運來的。打包好的氣球及設備,用一台小卡車就載的下。小卡車除了把設備運到會場外,晚一點還有重則大任。
.
第一步,是把氣球在攤平在地上,用幾條繩子從氣球底部將氣球和倒下的籃子連接好。
.
大氣球攤平在地上可真是不小。用旁邊有人做比例尺,比較有概念一點。準備就緒,接下來就要開始充氣了。
.
充氣其實也沒有用上什麼大不了的技術,就是把口撐開,用這台大電風扇從底下猛吹。
.
看這個小男孩控制著風扇的模樣,可神氣的呢!
.
相較於氣球的大小,風扇看起來其實有點不夠力。事實上,要把一顆氣球吹得半飽,也得花個二十幾分鐘才行。
.
趁著吹氣的空檔從氣球口往裡面探頭照了一張。逆著光讓氣球的顏色看起來更鮮豔。
.
來個籃子的近照。籃子除了一定得堅固之外,重量也是一個重點。因此籃子的樣子型狀雖各有不同,材質倒是清一色都是竹子做的。另外,籃子的四個角落各有空間可以放瓦斯筒。這些用來點火加熱空氣的瓦斯筒 (Propane) 是之後氣球上升的主要動力來源。利用熱空氣密度較低的簡單原理,把氣球內的空氣加熱,就能讓氣球往上升;想下降時,則打開上方的出氣口讓熱氣散出,氣球就會下降。
這裡要釐清一下,我前兩篇提到的以及這篇介紹的,都屬於利用空氣熱脹冷縮原理來上升下降的「熱氣球- Hot-air Balloon」。一筒瓦斯約美金二十五元,可以讓氣球飛 1-2 小時。另外一大類則是「瓦斯氣球-Gas Balloon」。這種氣球是密封的,裡面充滿氫或氦氣,上升的原理是這兩種氣體都比空氣輕。那種把沙包往外丟才能上升的就是這種密封型的瓦斯氣球。另外,這種氣球也做成飛船狀,常被拿來當做活動的廣告看板。這種氣球充一次氣就得花上美金一千至三千元,不過升空後也能飄上 2-3 天。
.
接下來這個就讓人興奮點了。兩具火焰發設器就架在籃子的上方,連接下方的瓦斯筒。
.
用風扇把氣球吹飽到一定程度之後,接下來就準備點火囉。這是點火的連續動作。
.
點了火之後,氣球內的空氣溫度升高密度變小,熱氣球就慢慢地「站」起來了。這個步驟就有點難度了,加熱點火的時間長短得恰到好處,太短氣球站不起來,太長氣球就直接飛走了!!
.
點火的過程聲光效果頗佳,再加上旁邊眾人的驚呼聲,是我最愛的一段。聽到這點火的聲音讓我想到在夜市快炒店看老闆用大火炒菜 XD
.
等熱氣球站起來,乘客及「駕駛員」進入籃子內準備升空了。駕駛能做的事其實不太多,就是利用加熱及氣球頂上的小開口來控制氣球的高度,方向就得看老天了。既然在方向上能做的不多,高度控制也更顯重要。右上小圖裡的駕駛拿著地圖,依據當天的風向正在研究可能的降落點;左上小圖的女士則是追踨組的,她的任務是等一下開著卡車追著熱氣球跑,到降落點和氣球會合。上去之後不知道在那裡降落,挺有探險的味道。
.
很多人聽到我去熱氣球節,都問我有沒有坐熱氣球上去。我也很想啊。不過上網查了一下,一個小時每人要價三百美金,沒這個本錢,更何況這一趟一個小時還不見得下的來呢? 只能從下方看著隨著熱氣球升空的人臉上興奮的神情,猜猜他們看到什麼了。
.
來一張熱氣球昇空的連續畫面。還是現場好看多了,以後有機會大家自己去囉。
.
最後一張熱氣球昇空的連續畫面,為這次的熱氣球節劃上句點。
.
延伸閱讀:
[2008 NM Trip] Balloon Fiesta 1
[2008 NM Trip] Balloon Fiesta 2